教学动态

本系首页 > 教学工作 > 教学动态 > 正文

以“话剧体验”为引领的现代文学教学改革

中文系现当代文学教研组   樊青美

人本主义教学观认为:真正的学习涉及整个的人,而不仅仅为学习者提供事实。真正的学习经验能够使学习者发现他自己的品质,发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即“成为”,成为一个完善的人。我所教授的课程是中文系专业必修课《现代文学》,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现代文学所负载的厚重的社会内涵与人文精神已不再是学生的兴趣所在了,郭沫若、茅盾、赵树理等作家及作品被历史化、边缘化。如何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使知识的传播起到无限的效果,这是我们现当代文学教研室搞“话剧体验”的初衷,四年的坚持,总结了几点经验,现就教育于同仁。
一、教改过程:
1 、分组研读,激发兴趣。我们以宿舍为单位组织了现代文学作家作品研读兴趣小组,分别选定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位作家或作品进行深入研究,让学生体会到深度研读的魅力。在此基础上,各小组就自己的研读方向形成交流材料,推举一名代表进行课堂发言,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学习借鉴,以一部经典(或一个作家)带动研究整体现代文学的兴趣。
2 、模仿再现,编写剧本。要求学生模仿、再现文学作品或文学现象,并记入平时成绩。在教师的引领下,编演小剧本,力求找准切入点,在有限的时间内再现文学作品最点睛的内涵。比如,高世峰同学的《示众》,将鲁迅作品中的人物穿插在一起,在“咸亨酒店”这个场景里依次登场,各自表达着自己经典的话语,祥林嫂、孔乙己、阿Q……在麻木的“看”与“被看”的场景中,挖掘并表现了“国民的灵魂”。
3 、深入体悟,互动循环。为了把文学作品搬上舞台,同学们自觉查阅资料、了解创作背景,吃透人物性格,深入认知文学现象,以演得“像不像”,既促进师生之间的探讨互动,也演员与观众之间的评论互动,形成自主学习、讨论学习的热潮。比如:同样的两部《骆驼祥子》短剧,一部突出了“虎妞”,以摆宴、闹寿堂为主;一部突出了“祥子”,以被敲诈时的无奈、路遇小福子的相惜相怜为主。
4 、理论探究,形成论文。在实践体悟的基础上,心有所动,逐级提升,由感性体验上升到理性探究,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相关的研究论文。比如:《从〈寒夜〉看现代知识女性的生存困境》;《论郭沫若抗战史剧的悲剧特质》;《浅论〈原野〉中花金子形象》;《田汉剧作形式上的民族化探索》。
5 、开拓思路,自主原创。由课内解读延伸到课外实践,在演绎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和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了剧本的自主原创。《爱到心碎》批判了大学生虚荣攀比、热衷于追星而不顾母亲的辛苦劳碌;《把希望带上》反映了我院坚持18年的“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巨大贡献,并代表学院参加了2013年山西省“雏菊杯”大学生艺术汇演,获省级一等奖,受到山西省教育厅、文化厅的联合表彰。
6 、全系普及,全程实践。经过四年的努力,中文系学生的文学兴趣与人文素养得到全面普及与提升,创立了“东晓影剧社”,由学生组织剧本征集、剧目比赛、经典展演。从大一开始,各宿舍有重点研读篇目,各班级有代表参演剧目;经过层层实践,遴选优秀剧目汇报展演。2014届毕业生自主编演剧目《人间四月天》将现代诗人徐志摩的情感世界艺术地展现在舞台上,作为对母校的汇报与献礼。同时,中文系学生代表学院参加“山西省人文知识竞赛”,在“作品表演”这一重要环节,受到评委的特别赞誉,肯定了我系“话剧体验”在人文教育工作过程中的突出作用。
7 、学以致用,服务地方。从现代文学起步,中文系的“话剧体验”正在向当代、古代、外国文学延伸。受此影响,同学们开始关注地方文学现象,完成了12篇地方文学调研报告,其中,《在作家间行走——忻州市文学创作现状调研》是我院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结题成果,获我院区域社会发展创新基地调查报告一等奖。
8 、总结反馈,继续提升。每章教学内容结束后,都要求学生汇总本章知识,梳理线索,理解重点,以时间线索为经,以作家作品为纬,形成系统全面的网状知识体系。每次实践活动结束后,都要召开讨论、反思座谈,形成总结,对知识进行更高层面的提升。

二、教改成果

序号

作者

名称

刊名(刊号、期号)

或其它载体名称

1

樊青美

论文:小说《半生缘》中的电影艺术手法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2

张仁竞

论文:文学史类课程存在主义教学观探索——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为例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0

3

樊青美及中文系学生

原创报告剧《把希望带上》

荣获山西省教育厅、文化厅联合举办的山西省首届雏菊奖大学生文艺汇演一等奖

4

樊青美指导中文系学生

精选课改汇报剧15部:

《示众》,《潘先生在难中》、《家》、《骆驼祥子》(2部)、《日出》、《雷雨》、《放下你的鞭子》、《寒夜》、《金锁记》、《白毛女》、《为奴隶的母亲》、《小二黑结婚》《爱到心碎》、《人间四月天》

影像资料

5

樊青美指导中文系学生

相关毕业论文4篇:

《从〈寒夜〉看现代知识女性的生存困境》;《论郭沫若抗战史剧的悲剧特质》;《浅论〈原野〉中花金子形象》;《田汉剧作形式上的民族化探索》。

纸质资料

6

樊青美指导中文系学生

地方文学调研报告12篇:

《在作家间行走——忻州市文学创作现状调研》

《忻府区作家创作现状调研

——访谈田昌安、刘颖娣夫妇》

《山西省作家协会调查报告》

《走访定襄青年作家燕霄飞》

《定襄县作家韩耀庭专访》

《忻州作家田昌安、刘颖娣夫妇专访》

《青年作家李骏虎专访》

《对祁县王甫兴作家的专访》

《作家小岸专访》

《作家张国成专访》

《作家马烽文献调查》

《作家张立新、侯晓东专访》

其中,《在作家间行走——忻州市文学创作现状调研》是我院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结题成果,获我院区域社会发展创新基地调查报告一等奖

7

樊青美

论文:论话剧体验在现代文学教学中的作用

待发

三、教改经验

1. 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作为教学实践主体,实现文学的教学功能整体上的优化。
2. 坚持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注重激发学生自主研习的兴趣,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有效地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创作能力、表达能力。
3. 加强由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促进从理论到实践的延伸,实现师生的良性互动,在充实学生学习中占用大部分的课余时间的同时,营造了良好的以文学理解、文本创作、学生认知、课程创新为重心的文学教学环境。
4. 坚持相关政策和理论指导,形成以点带面、点面互动的教学过程为重点,以体验教学与人本教学为中心,以符合新型教育理论、适应不断变化的文化环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具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功能的教学体验体系。
5. 在科研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注重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指导,注重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以小到大、由简入繁,以点带面的科研方法,坚持深入调查、注重创新的科研原则。
四、尚需改进的地方
本次教学改革的实验还处于探索时期,未能形成长时间的积累,在研究过程中也遇到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主要表现在:
1 、在处理教学内容中课堂讲授和“话剧体验”的关系上还有待继续探讨。究竟哪些内容更适合应用体验方式,哪些内容必须进行课堂讲授,目前阶段还未形成科学合理的分配。
2 、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参与到表演中的同学毕竟是少数的,大多数同学在新方法中扔处于被动的角色,还不能做到全体同学都参与。
3 、在教学研究中,相关理论的探究范围较窄,还需有实践经验的长期积累与理论高度的进一步提升。
4 、在教学组织的过程中,体验式教学方法耗费的时间较长、费用较大,是现有的课时和经费远远不够的。